《黑天鹅》观后感

时间:2024-07-12 22:14:24
《黑天鹅》观后感

当观看完一部作品后,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吧,这时候,最关键的观后感怎么能落下!观后感你想好怎么写了吗?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《黑天鹅》观后感,欢迎大家分享。

《黑天鹅》观后感1

影片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Lily,其次是Tina。Lily热情奔放,不加掩饰,举手投足间流露完美。Tina心理压力极大,无论是母亲加压还是自己施压,都使她越来越怯懦。黑天鹅是Tina长期以来一直被压抑的自我。最后白天鹅与黑天鹅的完美结合象征她的超我的实现。

在表演的最后,Tina不再压抑自己,选择了释放,从而也获得了所有人对她的认可。

面对压力,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宣泄手段,片中多次出现这句话:人要活得轻松些。Tina本身就已经很努力很优秀,她所需要的'只是克服自己。人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,而是自己。Tina最终战胜了自己。她成功了。

有关心理分裂、人格分裂,一直是让人惧怕的话题,因为有太多的恐怖事件涉及心理问题。有时我在想,如果在古代出现这些情况,人们顶多把他们叫做疯子,至于精神病人、人格分裂等听起来就很吓人的名词,恐怕古人们都还闻所未闻。看来,活得简单些就会相对幸福些。

人的发展,遗传占一部分,教育占一部分,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占大部分;起决定作用的就是个人的主观能动性。不管生命线、事业线还有爱情线是长是短,是好是坏,最终仍在自己手上,仍在自己的掌控中。每一刻,我们都是自己的主人,都掌握着自己这片领土。

每个人都是上帝精心创造,然后丢弃到世界上来的。上帝对人如此放心,我们也应该对自己有信心,相信只要努力,一定会活出自己的价值。

凶杀、暴力、滥交、嫉恨这些仍然存在,牺牲、和平、忠诚、友谊这些却是更让人向往的。人心趋向,在这一瞬就可看出。

对《黑天鹅》的观后感颇多,如果用一句话加以概括,那就是:直面压力,升华压力。

《黑天鹅》观后感2

我总是慢一拍,直到现在才被推荐看《黑天鹅》,这确是一部准确反映当今社会人性的经典影片。导演采用芭蕾舞剧天鹅湖的一个悲观版本:白天鹅因绝望而跳下悬崖,在这一背景下,充分运用音箱和色彩的细致变化,再配上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,成功地提出了一个矛盾的问题“人性有恶(黑)和善(白)两面,当恶的一面完全被排斥,人的生命呈现机械、没有活力,当恶回到个体身上时,生命那么有张力,舞动全世界,可是个体却倒在了血泊中:死亡,完美就意味着死亡?”

我作为心理咨询师,多年与访客的共同实践证明:完美不仅不是死亡,而且是一个新生的过程。老子有言“天之道,利而不害”,道就是事物本身的规律,无法用言语表达,但可以体悟到;我们每个人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唯一的“自我(道)”,当我们转向这个“道”,一定是百利而无一害的,我们的美好生活就此开启,生命一定从此辉煌而持久。

问题是妮娜的生活完全被她母亲以“爱的名义”完全控制了,你那没有选择的成为母亲的“Sweetgirl”,背负着母亲“罪恶(失身而葬送舞者前途)”的后果,妮娜只允许自己是“圣洁的白天鹅”,拼命地压抑那本能的“黑天鹅”,但本能的力量是无限的,最后,无奈的妮娜只能选择把辉煌的生命还给母亲(死亡),但是实现了母亲的愿望。

另外一种假设:倒下的妮娜仅是皮外伤,在医院小住一段时间后回到芭蕾舞团,并且主动寻找一位咨询时陪伴,和咨询师一起向着“成为本质上的真实自我转变”,远离母亲设定的虚假样式,远离幼年的面具,日益听从自己的生理存在和情感存在最深处的声音,并且发现自己带着更大的准确性和深度,原来越愿意成为自己最真实的自我,那她就是涅槃重生了。

《《黑天鹅》观后感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